在线时间:9AM - 11PM
400-880-1835

- 新闻资讯 -

关注实时动态,了解孩子的最新情况

2021年清明节放假通知及安全教育温馨提示
来源: | 作者: | 发布时间: 1695天前 | 45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尊敬的家长!

您好!

万物正生长,天地更清明。

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祭祀节日,扫墓祭祀,缅怀祖先,是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。

2021年的清明节,国内的抗疫形势一片向好,人们终于恢复了憧憬与活力。

按照国家规定,2021年4月3日(星期六)至2021年4月5日(星期一)为清明放假时间。

请各位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,使用环保和文明的祭祀方式,过一个文明、低碳、安全的清明节。
现就清明节期间的安全问题等事项告知如下。

出行篇:
交通安全牢记心中
据媒体报道,今年清明出游人次高达1亿,大部分都是“补偿式出游”。
不管是回乡扫墓,还是外出旅游,家长和孩子务必要注意出行安全。

交通安全:
家长要遵守交通规则,反复叮嘱孩子,给孩子做好榜样。
不醉驾,不疲劳驾驶,及早规划出行路线,尽量错峰出行。

财产安全:
出门尽量少带财产,记得贴身藏好,其他贵重物品要保管好。
不要给孩子太多钱,以免孩子乱花钱或乱买东西。

人身安全:
外出保持警戒心,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要提防陌生人,防止诈骗。
教孩子防拐骗的知识,时刻留意孩子,避免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。

防疫篇:

外出记得戴口罩
目前,我国仍有零星病例出现,病毒尚未被完全消灭。
坚持防疫,配合防疫,不掉以轻心,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孩子负责。

人员少流动:
离乡较远的家长和孩子,尽量不要回乡祭扫,减少人员流动。
密切关注国内防疫情况,远离中高风险地区,建议就地追思。

口罩必须戴:
口罩是最基本的防护,一旦出门就要戴好,不要只应付公交或地铁的检查。
家中要多备口罩、消毒液、酒精等物品,提醒孩子做好日常防护。

尽量少聚集:
祭扫后,亲人朋友尽量不聚餐,不串门,减少聚集,降低风险。
可以通过电话、视频等方式,和亲友叙旧聊天,见面不急于一时。

防溺水篇:
不准孩子私自玩水
天气逐渐炎热,河水逐渐湍急,又是溺水事故高发的时候。
家长要多督促,多教育,从源头处杜绝孩子发生溺水事故。

牢记“六个不”:
不要私自下水游泳;
不要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
不在大人的陪同下私自游泳;
不去无安全设施及救援人员的地方游泳;
不去陌生水域游泳;
不熟悉水性的孩子别去游泳。

牢记“五个要”:
要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,前往正规的、有救生员的游泳场所;
要了解自己的水性,能不能下水,能不能到深水区,别逞强;
要做好热身运动,下水前先用泳池的水淋湿身体适应水温;
要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,一旦发现不适就马上上岸。
要学习溺水自救知识,平时多演习,不放弃任何求生机会。

居家篇:
防火防盗防意外
即使不出门,孩子独自在家,家长也不能完全放心。
家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,家长要尽早消除,平时多对孩子进行居家安全教育。

防火灾:
检查家中有无乱拉电线的情况,有无短路漏电的可能,解决各种消防隐患。
家中常备合格的灭火器、防毒面具等,一一教会孩子使用。

防小偷:
在大门安装暗插销,在阳台安装防盗网,降低盗贼入屋风险。
家中不要存放大量现金,最好放在银行保管,重要物品也要收好。

防意外:
最好不要留孩子一人在家,可以请孩子的爷爷奶奶过来照顾。
反复叮嘱孩子不要反锁房门,不要爬上窗台阳台,不要独自离开家门,不要碰触危险物品,如药品、刀具、煤气罐等等。

饮食篇:
不宜暴饮暴食
清明前后,孩子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和过敏反应,一般是饮食不当引起的。
家长要留意孩子的饮食习惯,避免让孩子吃得过多、过杂,暴饮暴食等。

吃得清淡:
清明有青团、艾粄等特色食物,祭扫时也会准备熟食,这些都不宜多吃。
孩子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,多吃鱼、蛋、肉、蔬果等,少吃容易消化不良的食物。

吃得安全:
家长购买食材时要留意,不买三无产品,不买不新鲜的食材。
要彻底煮熟后才可食用,家中碗筷也要彻底清洗和消毒,避免细菌残留。

吃得规律:
督促孩子一日三餐按时食用,少吃零食,不吃垃圾食品。

祭祀篇:
文明祭扫,小心火灾
清明期间,既要防疫,也要防火。
避免不文明祭祀,有可能引发火灾,严重者会造成森林山火。

倡导无烟祭祀:
祭祖时燃烧纸钱、香烛等等,都存在消防隐患,而且会污染环境。
可以采用网上祭扫、鲜花祭扫等方式,不管是什么形式,只要感情真挚,同样可以追思先人。

杜绝消防隐患:
不要在草地、树林等地方焚香烧纸,甚至燃放烟花爆竹。
祭祖时,最好不要吸烟、乱扔烟头,避免造成火星引起火灾。

学习清明文化:
多跟孩子讲讲清明节的文化内涵,感受清明节的传统习俗,把祭祖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。

急救篇:
提高安全意识
家长带孩子出行前,多学习些急救知识,是一门必做的功课。

小心蛇出没:
春季回暖,各种蛇虫类动物变得活跃,爬山踏青时要留意林间路边是否有蛇。
一旦发现蛇,切勿惊扰也不要擅自抓捕,做好防护才是最重要的。

踏青防过敏:
了解孩子的过敏史,踏青期间,孩子可能会对花粉、螨虫、花絮等过敏。
出行前准备好相关药品,让孩子穿上长衣长裤,减少与过敏环境的直接接触。

爬山防受伤:
春季多雨,山路湿滑,容易摔跤受伤,家长不要让孩子擅自登山。
陪伴孩子登山踏青,提醒孩子慢慢走,小心脚下的路。

出游防感冒:
春季乍暖还寒,外出时孩子容易着凉,建议多带一件衣物。
留意天气状况,选择晴朗天气外出,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。

最后,希望各位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监督,切实担负起监护孩子的责任,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,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假期。